行业资讯 | Industry Information

6年随访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肝硬化的肝功能和生存率




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新方法,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和肝衰患者的肝功能。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脓毒症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每年约有4%-12%的肝硬化患者因出现腹水、静脉曲张出血、黄疸和肝性脑病等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 以静脉曲张出血为首发失代偿事件肝硬化患者5年死亡风险为 18% ~ 20%;

  • 以腹水、肝性脑病或黄疸为首发失代偿事件肝硬化患者5年死亡率为 55%~ 80%;

  • 初次失代偿事件后进一步出现其他失代偿事件的肝硬化患者 5 年死亡率可高达88%。


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药物、抗肝纤维化药物及补充白蛋白、利尿、内镜硬化或套扎、血液净化(人工肝)和血管介入等对症治疗。这些治疗虽然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疾病的进展,但无法完全逆转所有患者的肝脏功能减退。



临床研究进展

王福生院士团队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了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



推荐阅读:国内连续发布患者招募,脐带干细胞有望改变人类未来疾病的命运


这项前瞻性、开放标记、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219例HBV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DLC)患者,将他们分为对照组(n=111)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组(n=108),进行长达75个月的随访研究。



治疗组患者在0周、4周、8周给予UC-MSC输注三次。分别于治疗后0、12、24、48周进行临床参数测定。为了进行生存分析,随访延长至75个月。



研究结果

使用Landmark分析,在13- 75个月的随访中,UC-MSC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UC-MSC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UC-MSC输注对肝功能的影响:UC-MSC治疗组的ALB水平(a)、PTA水平显著增加(b),CHE水平明显升高(c),TBIL水平明显降低(d)。这些数据表明UC-MSC治疗可减轻肝炎症,明显改善肝功能。




结论

01、 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02、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

研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

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推荐阅读:临床试验证明:干细胞辅助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


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等功能。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


  • UC-MSC可以进入受损的肝脏并在体内分化成肝细胞样细胞;

  • 可分泌高水平的肝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

  • 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在减少炎症方面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UC-MSC治疗不仅耐受性好,而且显著提高HBV相关DL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肝功能。因此,UC-MSC药物治疗可能为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专家共识


临床肝胆病杂志发布了《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对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进行论证,更新共识,以期对今后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推荐阅读:王福生院士牵头,“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启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陆续颁布了有关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指导政策,以规范并促进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

 
©  GENESIS STEM CELL  All Rights Reserved 领航干细胞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85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