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观察显示,牙髓干细胞定植在血管周神经束膜区域,该区域富含神经、体液和气体等交换产物和各种生物因子等,构成紧密关联的内环境并交互影响着牙髓干细胞的功能,同时该区域还链接髓腔和外界环境的交流[54-55]。这种独特的髓腔环境是牙髓干细胞成为特源性MSC的先决条件,使牙髓干细胞不仅具有成血管、成神经的特性且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功能和最小的免疫反应外,还因牙的获取没有侵入性而更具广阔的应用可行性,在应用中规避可能的伦理问题,使牙髓干细胞在牙髓再生等口颌疾病甚至全身系统性疾病治疗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 临床前研究的现状:牙髓干细胞相关的功能特性和机制研究结果提示,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DPSC原位再植形成牙本质[22]到SHED异位植入牙根横断切片生成牙髓样组织[56],到2010年首次证实了牙髓干细胞在空根管中可以原位再生牙髓样组织[17],后来研究者们在临床前研究中对牙髓干细胞介导的牙髓再生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57-59],为后续临床研究实现牙髓再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牙髓完全再生并具生理功能是牙髓再生治疗和牙齿长期保存的核心关键[58]。目前,临床前研究的牙髓再生策略,主要围绕牙髓干细胞、生物支架和生物因子展开。
推荐阅读:北京卫视:干细胞新药研究成果结果揭晓,使用者牙周组织实现再生,实验初步成功值得喝彩!
早在牙髓干细胞被发现时就发现异体牙髓干细胞的移植可在免疫缺陷小鼠的皮下形成的无定形硬组织[5],该结果证实了牙髓干细胞具备再生潜能。研究者们通常认为,生物支架能提供对干细胞吸附有利的3D微环境来帮助牙髓干细胞的定植[60-62],所以领域内牙髓再生的相关实验多从牙髓干细胞和生物支架的应用开始。水凝胶是牙髓再生研究中最常用的有机支架,实验证明对其进行改性可增强牙髓干细胞的再生效果[62-65]。最近研究发现,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样仿生水凝胶一起移植的牙髓干细胞表现显著增强的存活率以及血管生成和牙源性分化能力[66]。另外,常用的合成材料如羟基磷灰石[67-68]、纳米复合材料[69]、纳米纤维[70]、胶原[14]和凝胶泡沫[71],也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上研究结果显示,牙髓干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结合应用可在体内皮下或牙髓腔内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类牙髓样组织。除生物支架材料的应用外,生物因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参与和调控牙髓组织再生。经典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能够在诱导细胞成神经成血管的同时发挥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72],发现用G-CSF预处理牙髓干细胞可活化细胞的分泌组并增强其再生能力[73]。已知Resolvin E1(RvE1)是一种脂质来源的内源性分子,可通过RvE1在牙髓损伤模型中招募CD146+和CD105+ DPSC亚群来促进受损牙髓组织的修复和再生[74]。此外,生长因子[75]、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2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76]、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77]和补体C3a[78],也均可不同程度增强牙髓干细胞的功能。而在非细胞参与的牙髓再生策略中认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BMP7[79-81]均可促进机体内源性细胞归巢,然而这些募集细胞的方法虽然形成了充满细胞的结缔组织,但仍难以明确其被招募的细胞来源和远期预后。尽管生物因子对干细胞的调节作用尚未严格可控,单独使用或添加生物因子的应用确实可促使牙髓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类牙髓样组织。值得注意的是,无支架内皮样牙髓干细胞球体也能够在异位植入实验中再生出具有相似形态和血管化的牙髓样组织[82],而单独使用牙髓干细胞聚合体且不借助生物支架或因子的牙髓再生策略可能具有更安全有效的结果[23,26],其中内皮细胞和牙髓干细胞相互作用下或牙髓干细胞的自组装聚合体可形成天然的结构性微环境参与支持组织再生,这种非介入性的微环境可支持得到的更多的ECM和血管化组织生成[26,65]。牙髓干细胞衍生的ECM可以充当细胞的生态位,该环境能够自然调节ECM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以模拟生理微环境[66]。此外,由牙髓干细胞组成的无支架三维细胞聚合体能在异位植入的空根管内结构性地重建出具有功能的富含神经血管的牙髓组织,提示依托天然的细胞聚合体所形成的微环境能实现牙髓再生而并不需要额外增加生物支架或因子[23,26]。最新的研究证实,异体的SHED聚合体也能在小型猪牙髓腔中形成完整的神经血管化牙髓组织[83]。在小型猪或比格犬等大动物实验中利用牙髓干细胞成功实现的牙髓再生[84-87],为干细胞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牙髓干细胞作为特源细胞在全身系统性疾病治疗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尤其是牙髓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特性,已在多种炎症系统性疾病研究中广泛应用,比如SHED介导的T细胞凋亡可改善结肠炎小鼠的情况[88],SHED输注可减弱巨噬细胞和中心粒细胞的浸润,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缓解急性肾损伤[89],以及SHED还可调节Tregs和Th17细胞改善肾功能[90]。已知炎症反应是组织再生的不利因素[91-92],牙髓干细胞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可能也发挥着局部免疫调节的作用以帮助牙髓组织再生,同时SHED也可作为免疫疾病治疗中一种极具价值的细胞来源。此外,不同于中胚层来源的BMMSC,牙髓干细胞源于中胚层的神经嵴,除了在牙髓再生中有利于成神经分化,在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也具有独特的调控功能。系列研究相继发现了SHED可促进神经血管生成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93];SHED能改善多巴胺水平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或降低神经毒性以改善帕金森病[94];牙髓干细胞可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抑制神经元凋亡,抑制T细胞进入实质,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等参与治疗脊髓损伤[95-96]。最新研究在大动物实验中证实,SHED可以改善自闭症比格犬的社交行为缺陷[97]。此外,SHED在大动物实验的临床前研究中还成功修复了小型猪下颌颌骨缺损[98],在其他疾病如皮肤修复、肝纤维化、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系统性疾病中,牙髓干细胞也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99-101]。
推荐阅读:牙髓干细胞——小牙齿大宝藏
2. 临床研究的进展:2017年日本报告了一项试点临床研究,招募了5例不可逆牙髓炎患者并在其原位移植经G-CSF预处理的自体DPSC后进行了24周的监测[25]。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显示,5例患者中有4例表现出阳性反应,该结果提示了再生的牙髓中恢复了感觉神经功能,而这种感觉功能性重建的成功明显优于牙髓血运重建,然而CBCT和磁共振成像显示,5例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表现功能牙本质的形成和完整的牙髓再生。2018年,我国报告了一项植入自体SHED聚合体的临床随机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牙髓再生证据[26]。在该研究前期两种动物模型实验中,研究者利用自体SHED的植入成功再生出具有成牙本质细胞层、血管和神经的全牙髓组织。随后,在临床研究中纳入36例牙髓坏死患者,其中治疗组26颗牙,使用SHED干细胞聚合体,另10颗牙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该研究中激光多普勒流量测试和牙髓电活力测试证实了再生牙髓中神经血管化的牙髓活性。随后的放射检测和组织学结果均显示三维全牙髓组织的成功再生,包括成牙本质细胞层,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令人振奋的是,锥形束CT(CBCT)结果显示SHED聚合体可以继续促进牙根发育,接受SHED干细胞聚合体移植的发育未完成的恒牙牙根长度显著增加,且同时根尖孔宽度减小,这些结果证实了SHED聚合体能介导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牙髓的再生并促进牙根的发育,与生理性牙髓一样具有维持血供、提供感觉和支持牙根持续发育的正常功能。
在这两项临床研究中,前者利用来源于成人自体第三磨牙的牙髓干细胞实现牙髓再生,提示牙髓再生应用可于更广泛的年龄范围,而不限于混合牙列期。然而,试点临床研究纳入的病例数量极少并仅表现为60%的成功率,使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有必要扩大患者数量进行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而后者在随机临床试验中取得的更令人信服的结果,可能归功于细胞来源于未成年人SHED缔造的良好的再生微环境,其中SHED相对于DPSC可能表现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6,40,102],而SHED聚合体自形成的基质结构模拟了天然牙髓生长的环境[102]。该研究中自体SHED聚合体的移植的适用人群年龄范围相对较局限,且研究中仅纳入门牙作为参考,同时通过干细胞获得的牙髓再生仍需临床长期随访。
除以上两项临床研究使用牙髓干细胞参与单根牙的牙髓再生外,近日最新发布的病例研究报道了两例应用在成人多根牙的牙髓再生[103],该研究分别取自体智齿中的牙髓干细胞移植到患牙根管中进行牙髓再生治疗。临床检查结果显示随访一年内牙髓完全再生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了自体牙髓干细胞在多根磨牙的牙髓再生治疗中的有效性,但仍需进行随机临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以上临床研究中通过自体牙髓干细胞的移植在前牙或后牙中实现生理功能牙髓的再生,标志着细胞治疗走向器官再生变成现实,研究结果不仅是细胞治疗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器官再生领域发展的巨大飞跃。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牙髓再生因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再生,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将会成为临床牙髓生物治疗未来的方向。虽然,在2014年印度报道了一例利用同种异体DPSC有效治疗放射性骨坏死患者的病例[104],但相对于干细胞在牙髓再生中的有效应用,其在颌面组织再生中可能涉及更多的全身复杂性因素,比如随机临床研究中自体牙周膜干细胞治疗牙周骨内缺损虽然安全无副作用,但基于干细胞的牙周治疗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92]。值得注意的是,牙髓干细胞在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中也走在前沿。2021年,我国长海医院首次使用系统性输注SHED治疗糖尿病,该临床研究证实了异体SHED输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基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105]。2022年,日本药物开发公司对系统性输注牙髓干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也做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Ⅰ/Ⅱ期评估[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