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dustry Information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众多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肝功能以及恢复肝脏正常结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肝硬化,预防肝癌、肝衰竭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2014年,我国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个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专家共识。2021年,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再次发布了《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



根据共识,目前为止,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干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


自共识发布以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证据不断积累。


从2017年-2020年,四年间我国已通过6项干细胞移植改善肝硬化的备案项目,占比8%,获得了我国的认可与支持。肝硬化是目前干细胞备案项目最多的疾病,足以看出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的良好效果。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案例1:

2018年薛等人开展了一项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试验,对12名乙肝肝硬化受试者(平均年龄57.4岁)进行3次干细胞移植,每次间隔1周;另外15名患者(平均年龄56.8岁)作为对照组。

干细胞移植后1周、4周、12周、24周观察各项指标:其纳差、乏力、腹水、腹胀、下肢浮肿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5名受试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4名则面容好转,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

干细胞组的肝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白蛋白变化尤为明显,预示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改善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具有良好修复肝损伤作用,且安全可行。

推荐阅读:汇总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专家共识!

案例2:

2017年焦等人报道了一项临床试验,对33名酒精肝肝硬化受试者(平均年龄54岁)进行常规联合干细胞移植,34名接受常规患者则作为对照。随访2月,观察组血清TBIL、ALB、PT、HA水平。

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和HA变化比较,2个月后,干细胞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说明患者肝功能改善显著提高。

案例3:

研究人员纳入8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受试者,其中37例为干细胞治疗组,另外50例则进行常规疗法作为对照组。单次移植,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输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量为106个/kg体重。

干细胞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作为随访时间点,评估指标有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腹水量)、Child-Pugh评分、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肝纤维化程度模型评分(FIB-4)以及生存质量评分(QLQ-HCC18),用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肝纤维化进展/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



研究结果

①肝脏功能评估


干细胞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深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hild-Pugh评分在各随访时间节点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腹水深度及ALB改善效果更优异且更稳定。



推荐阅读:6年随访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肝硬化的肝功能和生存率


ICG-R15数据结果显示干细胞组的肝脏储备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肝纤维化改善方面,干细胞组的FIB-4评分相对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优势。


推荐阅读:推荐阅读:肝移植之外的新希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肝硬化


②生活质量水平评估

QLQ-HCC18评分显示干细胞治疗受试者在术后1个月时症状得到改善并持续到随访结束,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疼痛、黄疸、腹水等,同时生存质量评分可以有效提高,较对照组更佳。


③干细胞治疗安全性评估

治疗过程和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随访至12个月干细胞组患者无并发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等远期并发症。

总结:众多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肝功能以及恢复肝脏正常结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肝硬化,预防肝癌、肝衰竭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相信随着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有序发展,干细胞治疗实现受损肝脏的逆转修复将逐渐步入临床。

 
©  GENESIS STEM CELL  All Rights Reserved 领航干细胞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85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