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深圳临床试验进行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约5-10%的育龄妇女,全世界约有1.76亿妇女患有该病。
在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子宫内膜样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的腹膜腔中。如果异位组织粘附并侵入腹膜,并获得血管化,则异位组织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
最近,开始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体NK细胞治疗的首次研究。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60名被诊断为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正在参加了1期试验。
他们中的一半接受标准治疗,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激动剂)结合反向添加治疗。
另一半将接受相同的治疗结合自体NK细胞治疗。
结果测量将是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NK细胞的纯度和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疼痛评分和妊娠百分比(NCT03948828).
接下来我们从机制角度看看为何NK细胞有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NK细胞被认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杀死恶性细胞和感染细胞方面很重要,并在不同器官(如子宫)的组织重塑中起作用。
NK细胞的功能受信号控制,这些信号由细胞表面发现的激活或抑制分子的不同组合引发。
NK细胞通过分泌包含颗粒酶、穿孔素和细胞毒素或细胞因子如IFN-γ的溶解颗粒来杀死其他细胞。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与健康女性不同。
图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NK细胞微环境的激活和抑制信号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pNK细胞ITIM-KIRs、KIR2DL1和细胞内粘附分子-1 (I-CAM)水平上调,导致pNK细胞的细胞毒性受到抑制,这导致腹腔内子宫内膜细胞清除成功率低。
在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发现未成熟的pNK细胞数量增加。但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去除病变即可诱导成熟pNK细胞比例的增加,这表明损伤通过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对pNK细胞发育产生影响。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膜NK细胞中,细胞毒性NK细胞标记物的量减少,可用NK细胞上的细胞毒性标记物也减少。因此,腹膜NK细胞的总体活性降低。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颗粒酶B、穿孔素、TRAIL和CD107a的水平降低,表明NK细胞功能缺陷。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NK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虽然目前临床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毫无疑问的是,过继性NK细胞治疗在该领域的治疗中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