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dustry Information

全球首例!日本利用自体细胞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类器官移植术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患者自体细胞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类器官移植术,是全球再生医疗技术的首次尝试。





2022年7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医疗团队公布,该团队在全球率先利用类器官技术,为难治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移植手术。手术中使用的类器官由患者自身的细胞培养而来,集合了多种肠道细胞,其中也包括能够生成黏膜的干细胞等。



自体细胞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类器官移植术

“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患者结肠黏膜发炎,进而引发腹部剧痛和腹泻等症状。在日本,该疾病令超过22万人备受困扰,是国家提供医疗补助的各种难治疾病当中,罹患人数最多的病症。日媒称,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曾两度因此病辞去首相职务。



研究团队用内窥镜采集患者正常的大肠黏膜,然后培养约1个月。大量制作由干细胞等众多细胞构成的直径0.1~0.2毫米的球状块,把约0.2毫升置于患处,再覆盖上可在人体内降解的薄膜加以固定。力图用患者自身的组织来修复受损黏膜。无需开腹手术。移植在5日实施,据悉患者此后状况良好。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医疗团队介绍说,本次手术的患者曾经接受过传统方法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团队决定为其进行类器官移植手术。手术前,先从其结肠取出健康细胞加以培养,培育出了大量类器官。这些类器官中含有肠上皮处的各种细胞,其中也包括能够生成黏膜的干细胞等。其后,团队将类器官移植到了患者结肠的溃疡处。术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推荐阅读:近期干细胞研究领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今后将以现有药物难以起效的患者为对象,与以往药物一起实施治疗。预定在此后1年半中,再给7人实施移植。若该研究进展顺利,还有望推动主要在小肠和大肠等消化道出现慢性炎症的疑难病症“克罗恩病”的治疗。


团队成员、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副校长渡边守表示:“直接移植患者自身的三维细胞块的疗法为世界首创。预计投入1次就能修复患处。”




什么是类器官?

类器官(Organoids)就是由干细胞或器官特异性祖细胞在体外发育成具有复杂三维结构、展现类似体内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因此,又被称为迷你器官(mini-organs)。


△ 类器官发展历史


现在,科学家们利用干细胞已经相继培育出了能够产生胃酸和消化酶的胃底类器官;带有皮肤汗腺、毛囊,甚至完整的神经回路的皮肤类器官;可以分泌胆汁酸和尿素,功能性完备的微型肝脏类器官;甚至功能性肠类器官、角膜类器官、模拟肺部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结肠类器官,心脏类器官等等。


目前构建类器官的细胞主要来自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从定植前的囊胚中获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都很强,但是在细胞获取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要有特定的时间,获取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同时涉及伦理问题。所以,相对来说,胚胎干细胞在应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重新编程为多能性干细胞,从而构建类器官。


推荐阅读:【30-40岁高发】溃疡性结肠炎,干细胞治疗有效且无副作用



作为体外模型系统,类器官可用于研究组织发育、建立疾病模型、筛选药物和检测毒性。未来的类器官将会不止于肿瘤患者的疾病建模、研究,药物筛选与治疗,更能够在器官移植,个性化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研究上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GENESIS STEM CELL  All Rights Reserved 领航干细胞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8569号-2